據贏家江恩獲悉,新崛起的互聯網金融協會近日已獲得國務院的批準,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國務院對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批準,標志著互聯網金融業務被正式納入監管,并且很快將會推出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規。
金融行業普遍看好互聯網金融的到來,因此金融基因對互聯網金融的注入成了首要任務,而最重要的金融基因則是風險管控。然后,目前我國并沒有出臺任何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監管法規或條文,其長期存在是依靠自律公約,從而導致了整個行業存在的巨大的系統性風險。
由于在2013年,互聯網金融迅速崛起,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重視。2014年1月,支付寶和天弘基金宣布,余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天弘基金超越盤踞基金排名首位7年之久的華夏基金,成為新的行業霸主。
2014年1月16日上午,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金融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委員會的發起單位共26家,包括工行、建行、農行、宜信、平安陸金所等。
多位P2P企業高層表示,互聯網金融工作委員會僅是一個自律而非監管組織,而互聯網金融協會很有可能發展為監管機構。若要起到真正的監管作用,需要依靠相應的法規。
與發達國家社會結構呈橄欖形不同,中國社會結構呈金字塔形,金字塔底層的中低收入人群非常多,他們在向上成長的過程中缺乏資金和資源,由于他們通常缺少實物資產,也沒有太多社會資源,最好的資金獲取方式是依靠信用。
P2P做的事情其實是幫助建成中國誠信體系,這樣一個厚重的責任,絕不是一個門檻很低、很容易、很討巧的價值取向。在中國這么大的經濟體中,如何把信用體系建立起來,通過資金抓住機會,通過機會獲得成長并創造價值,對于中國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很多在國際上已經得到創新的產品、服務原先在中國不存在,或者成本較高。有了創新模式,如何去實施,在風險管理和監管方面難免有挑戰,監管的環境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如何控制風險,特別是加強信用風險控制,這在中國門檻很高,諸如支付、征信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