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贏家江恩獲悉,中信21世紀(00241.HK)宣布,阿里巴巴將斥資13億港元入主,而中信21世紀是綜合信息及內容服務供應商,有市場人士稱,阿里巴巴入主中信21世紀,有借殼上市的嫌疑。然而,更多市場分析認為,阿里此舉或為拿到醫藥電商的直銷牌照。
有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醫藥B2C規模已達4億元;而2012年,醫藥B2C的規模可能已超過15億元。然而有規定,通過互聯網銷售藥品,必須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取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和《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而包括淘寶商城、京東商城等國內所有的B2C平臺,目前只取得了《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尚未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并不具備在線賣藥的資格。因此,阿里為了規避牌照,只能通過在天貓或淘寶平臺給其他電商網站導流量的方式進行間接銷售,而通過收購獲得牌照資質后,通過整合,阿里就能在醫藥領域進行直接銷售。
根據公告顯示,中信21世紀將向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發行44.23億股股份,每股認購價為0.3港元,較股份停牌前0.83港元有63.9%的折讓,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會持有中信21世紀54.33%的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現有大股東中信集團持股量會降至9.92%。中信21世紀的董事會也在進行大換血,原執行董事王軍、羅寧、孫亞雷、張連陽及夏桂蘭將全部辭任董事,阿里巴巴則會提名五名新執行董事加入董事會。
然而,贏家市場分析師稱,阿里巴巴此舉存在透過中信21世紀借殼上市的可能性,如果阿里巴巴未來要將其大量資產注入中信21世紀,可能未來受監管的壓力也不小。因為香港證監會在去年12月,就2013年上市事宜做出檢討時,曾明令要求香港交易所(00388.HK)對不少公司借殼上市的方式進行反思,稱有公司借此方式避開內地對籌集資金及新股上市的嚴格限制。
因此,有專家稱,阿里可能會先嘗試新股上市,如果最后沒有獲得批準,會嘗試借殼的方法邁出上市的步伐。